糖衣陷阱|台灣追蹤研究嬰幼兒1歲開始吃甜食 3歲時語言能力會惡化

兒童健康

發布時間: 2024/02/15 13:35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1 16:49

分享:

分享:

台灣追蹤研究發現,過早進食甜食會影響認知速度。

小朋友愛食甜,爸媽真的要小心糖衣陷阱!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(KIT),自2016年至2022年追蹤將近5,000嬰幼兒,分析幼兒吃甜食的頻率會影響未來的語言和認知發展,結果發現,嬰幼兒在一歲和兩歲時食用甜食的頻率越高,他們在三歲時的認知能力越差,研究還發現嬰幼兒越早接觸甜食,會減慢之後認知發展的速度。 

該研究由台北長庚醫院陳嘉玲醫師與蔡兆庭醫師透過「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(KIT)」*近5000名嬰幼兒的長期追蹤資料發現,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上。

該研究透過量表調查了3個月大、12個月大、24個月大及36個月大的幼兒的認知、語言及運動的發展狀況,並收集嬰幼兒在12個月大、24個月大時食用甜食(包含甜湯、含糖飲料、糖果、蛋糕等)的頻率,而研究分為四組,探討幼兒對甜食的飲食習慣對其發展的影響。這四組分別是從來不吃甜食、每周進食甜食少於1次、每週進食甜食大於1次但每天少於1次,以及每天進食1次甜食以上。

研究結果顯示,嬰幼兒在一歲到兩歲時,吃的甜食越多的組別,在三歲時的認知程度與其他組有顯著差異;過早接觸甜食也會減緩認知發展速度。而兩歲時一天吃一次或一次以上甜食的孩子,三歲的語言能力會惡化;運動方面雖沒有像認知和語言這麼明顯,但在兩歲時經常食用甜食的兒童,發育速度也會減慢。

參與研究的蔡兆庭醫師也在youtube節目中指出,父母應該少讓孩子進食甜食,因為甜食除了會讓孩子發胖、蛀牙之外,甜食中的食品添加物可能會造成孩子過動跟衝動;餅乾、糕點裡的反式脂肪也是美國國家醫學研究所認定的「壞東西」。對於大腦還沒完全發育完成的寶寶,這些添加物都會對寶寶大腦產生影響,建議家長可以用健康的水果代替甜食,因為甜食為人工製造,除了有加果糖或蔗糖,還包含多種添加物。

*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(Kids in Taiwan: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& Care),簡稱「K.I.T.」,由國科會補助,從2016開始隨機抽樣全台灣近萬名幼兒,並持續追蹤調查。研究團隊透過長期的分析,累積了大量研究結果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】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